防水工作服在國外的發展
在技術上比較先進的國家,早就有關于防水服和制做防水服面料的標準如前蘇聯在1978年就制訂了POCT12.4.043《防水工作服技術規程》等一系列有關的防水服標準;德國也于1984年制訂了DIN61589《防水衣、褲安全技術要求和檢驗》:在美國、日本也都有不同數量關于防水服及制做防水服面料的標準;英國于1981年制訂的BS3546《防水衣著用涂覆織物的第三部分--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涂層織物的規格》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參照制訂了國際標準ISO8096-3《防水衣著用涂層織物技術規范》的第三部分《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》。
雖然國外在防水材料的應用上比我國晚,l5世紀印第安人才把橡膠樹流出的漿液涂在布上,歐洲防雨布制造從1735年才開始。但一些工業比較先進的國家,由于科學的進步、生活水平的提高,工業、農業、交通事業的發展,特別是軍需品的消耗逐年上升,要求大量的功能性涂層織物,又因涂層織物生產獲利高于一般紡織品的加工,所以在國外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非常重視這方面的工作,使其發展速度很快。對防水材料的開發、防水服裝的研究、質量檢測及所需儀器、設備的研制等方面,都處于領先的地位。
折疊國內
我國生產防水服的歷史悠久,幾千年前,我國勞動人民就用桐油涂布在織物上制成雨布,雨衣。以后硬脂酸、石臘類防水漿上膠雨衣的出現,使外觀、手感都有改善,但防雨性、耐用性有限。隨著新材料和涂層工業的發展,出現了橡膠涂覆織物。因它具有良好的防雨效果,被用來制做要求防雨能力高的軍用、工業用雨衣。在我國用橡膠涂覆織物--膠布制作防水服已有近50年的歷史,直到現在仍以它做為制作防水服的主要面料。不透氣是它的主要缺點,為了勞動者的健康和穿著舒適,解決不透氣問題是當務之急。
五十年代后,出現了用有機硅防水整理劑整理的織物,具有拒水性強,經久耐用的特點,有機氟的出現使防雨拒水水平又上一層樓。用有機硅、有機氟加工的雨衣,既透氣又防雨,但耐久性差,經長時間的暴雨淋洗,會有滲水現象。
新中國成立后,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,防護服,尤其是包括防水服在內的特種功能防護服的潛在市場,逐漸被眾多科研、企業單位所認識和關注,紛紛投入力量從事研究、開發。一些專業人員從材料研究開發、服裝設計、功能評價、推廣應用等不同角度在進行著艱苦的工作。有的已形成科研、生產、銷售一體化,并涌現出了一批有較高水平,富于開拓的專業技術人才。近幾年一些地區鄉鎮辦的廠發展很快,主要用料除使用橡膠涂覆織物外,還有聚氯乙烯、聚乙烯塑料制品。